“合力抗疫供需对接平台”赢得1000余家社会组织主动参与
华商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,连日来,“合力抗疫供需对接平台”得到了省市区三级社会组织的积极响应,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自愿参加,通过捐款捐物、提供专业服务、组织志愿活动等形式有力有序投入疫情防控,持续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。
平台主要是发挥协作和资源的对接,志愿和服务的对接,信息和需求的对接。为达到合力抗疫的效果,高效对接行动工作,“合力抗疫陕西社会组织联合行动”下设信息整合、社区对接、志愿服务、防疫消杀、心理支持、资源筹集、传播宣传、协调保障等八个功能小组,由省内社会组织和爱心志愿者根据单位工作专业优势自愿报名参加,每个小组以功能为单位,设立1-2个牵头单位,组织组员合力开展小组工作。
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000余家社会组织为西安、咸阳、延安、渭南等地1000余个城乡接合社区、城中村、高校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、N95口罩、防护服、暖宝宝等防疫物资234余万件(个、箱、瓶),方便面、矿泉水等生活物资价值1065多万元,防疫消杀近百万平方米,组织1万余名志愿者正在线上线下开展心理疏导、防疫消杀、核酸检测、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。
平台实实在在解决了受困群众的难题
据了解,“合力抗疫供需对接平台”通过“求助者提交信息,志愿者进行电话核对确认需求,社会组织根据专业特长进行分类回应”的模式,充分发挥“覆盖范围广泛,对接方式便捷,服务对象精准,需求匹配迅速,回应方式多样”的特点。
据统计,截至1月11日16时,供需平台累计收集需求信息 922项,电话核实跟进918项,资源匹配882项。向500余名生活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捐赠了方便面、矿泉水等生活物资给予临时帮扶。平台发布后,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,实实在在为受困的困难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。
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